儿茶黑色素(8001-76-1)的性状:
1。儿茶酸(C15H14O6·4H2O)为白色针状晶体。
2。于100℃成无水物。熔点96℃,无水物熔点177℃,于205℃分解。
3。遇氯化铁成暗绿色。微溶于冷水、乙醚。
4。易溶于热水、乙醇、冰醋酸、丙酮。不溶于苯、氯仿。
儿茶黑色素(8001-76-1)的制备方法:
由儿茶树(Acacia catechu)或苏马儿茶树(Acacia sumo)心材用热水浸出、熬煮、干燥而得。原料主要产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主要成分:
儿茶丹宁酸(25%~35%)、儿茶酸(2%~10%)、儿茶红、栎精、胶质等。
限量:
FDA§172。510(2000):适量为限。
产品应用
儿茶黑色素(8001-76-1)的用途:
本品为食用黑色色素。
食品的色彩是食品感观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在制作食品时常使用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使用的食用色素有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两大类。在1850年英国人发明第一种合成食用色素苯胺紫之前,人们都是用天然色素来着色。早在公元10世纪以前,古人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最早使用色素的是大不列颠的阿利克撒人,当时他们用茜草植物色素做成玫瑰紫色糖果。以后,美洲的托尔铁克人与阿芒特克族人相继从雌性胭脂虫中提取胭脂虫红,用于食品着色。我国自古就有将红曲米酿酒、酱肉、制红肠等习惯。西南一带用黄饭花、江南一带用乌饭树叶捣汁染糯米饭食用。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有天然和合成之分。天然食用色素是直接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对人体一般来说是无害,如红曲、叶绿素、姜黄素、胡萝卜素、苋菜和糖色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是用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故又称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如合成苋菜红、胭脂红及柠檬黄等等。这些人工合成的色素因易诱发中毒、泻泄甚至癌症,对人体有害,故不能多用或尽量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