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氢氧化铜
英文名称: Copper hydroxide(Cu(OH)2)
CAS No.: 20427-59-2
EINECS号: 243-815-9
分 子 式: CuH2O2
分 子 量: 97.56
密 度: 3.37 g/cm3
闪 点:
熔 点: 160oC
沸 点: 100oC at 760 mmHg
危险品标志: HarmfulXn
风险术语: R22;R37/38;R41;
分子结构:
物化性质

氢氧化铜(20427-59-2)的理化性质:
    有效成分为蓝色凝胶或无定形的蓝色粉末。
    密度为3.368。

    在冷中不可溶,热水中可溶,溶于、NH4OH、KCN。

    毒性: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10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316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2000mg/m2

     对兔眼睛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兔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按我国毒性分级标准属低毒农药。

    对人畜安全,而且没有残留问题,在作物采收期仍可继续使用。

    剂型:77%可湿性粉剂;61.4%干悬浮剂。57.6%干粒剂,25%、37.5%悬浮剂,38.5%、53.8%干悬浮剂,53.8%可湿性粉剂。

用途:

氢氧化铜(20427-59-2)的作用机理与特点:
    它的杀菌作用主要靠铜离子,铜离子被萌发的孢子吸收,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以杀死孢子细胞,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但此作用仅限于阻止孢子萌发,也即仅有保护作用。

氢氧化铜(20427-59-2)的防治对象:
    用于柑橘、 稻 、花生 、 十字花科蔬菜、胡萝卜 、番茄 、马铃薯 、葱类、辣椒、茶树 、葡萄、西瓜等防治柑橘疮痂病、 树脂病、 溃痨病 、 脚腐病,水稻白叶枯病 、 细菌性条斑病、 稻瘟病 、纹枯病, 马铃薯早疫病 、 晚疫病, 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 黑腐病, 胡萝卜叶斑病,芹菜细菌性斑点病、早疫疬 、 斑枯病, 茄子早疫病、 炭疽病 、 褐斑病,菜豆细菌性疫病, 葱类紫斑病、 霜霉病,辣椒细菌性斑点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香瓜霜霉病、 网纹病,葡萄黑痘病、 白粉病、 霜霉病,花生叶斑病,茶树炭疽病、 网饼病等。

化工字典
Cas No:
搜索
别 名:
搜索
分 子 式:
搜索
使用帮助:

你可以输入产品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别名或者CAS登记号(即美国化学文摘登记号)进行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