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药

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

作用原理

青霉素类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产生和活化自溶酶,造成细菌死亡。本组药物中,不同的品种针对不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和酶,这些蛋白和酶涉及细菌细胞壁的代谢。

适用病症

本类药的抗菌谱及对耐药性金葡菌的作用均基本相似,对甲型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效果最好,但不及青霉素,对耐药金葡菌的效力以双氯西林最强,随后依次为氟氯西林、氯唑西林与苯唑西林,对革兰阴性的肠道杆菌或肠球菌无明显作用。

于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 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以及某些革兰阴性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杆菌: 白喉杆菌;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梭状芽孢杆菌: 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和放线菌等引起的各种感染病症适用,如各种化脓性皮肤病、皮肤细菌感染、淋病、梅毒等。

禁忌

对青霉素过敏和有过敏史者禁用。

副作用
1. 过敏反应;
2. 胃肠道不适。

注意事项

1.尽管青霉紊类药物毒性较低,但有少数人对本类药物过敏,如产生皮疹、药物热、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以后者最为凶险,常于注射或皮试时发生,大约50%在几秒钟至5分钟内发生,其余在20分钟左右发生,应十分注意。凡初次注射或停药3大后再用者,都应做皮肤过敏试验。如果皮试阴性(可以使用),但出现胸闷、气喘、皮肤发痒等异常症状者,也不宜注射。注射青霉素后,应观察20分钟,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用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等抢救。

2.青霉素类药物不宜溶解后存放,应“现配现用”。因为青霉素溶液放置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而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多,易导致药效降低以及过敏反应的发生。

3.使用青毒紊剂量越来越大,有采用大剂量(1000万单位以上)或超大剂量的倾向。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干扰凝血机制而造成出血,偶然因大量青霉素进入中枢神经而引起中毒,可产生抽搐、神经根炎、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等“青霉素脑病”。因此不要随意加大剂量。

4. 丙磺舒可阻滞青霉素类药物的排泄,联合应用可使其血药浓度上升。
5. 用药前一定按规定方法进行皮试,对普鲁卡因过敏者禁用普鲁卡因青霉素。
6. 普鲁卡因青霉素偶可致一种特异反应。注射药物当时或之后1~2min,患者自觉心里难受、濒危恐惧感、头晕、心悸、幻听幻视等症状。一般无呼吸障碍和循环障碍,多数病例可出现血压升高。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症状维持1~2h可自行缓解。使用镇静药、抗组胺药有助于恢复。
7. 低剂量青霉素不引起毒性反应。大剂量应用,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对于有血凝缺陷的患者,大剂量青霉素可扰乱凝血机制,而导致出血倾向。

8. 青霉素钠盐和钾盐的水溶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


青霉素类药